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衝突

中國氣球「誤入」美國 德國政界亦有隱憂

2023年2月6日

中美關係正因偵察氣球事件趨於緊張,德國政界也對此高度關注。在野黨呼籲盡快出台更加全面的對華戰略,德國政府則開始核查是否在歐洲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氣球入侵事件。中國方面則強調將「維護中方企業的正當權益」。

https://p.dw.com/p/4N8z1
Chinas Spionageballon über den USA
圖片來源: Larry Mayer/Billings Gazette/AP/picture alliance

美國發現疑似來自中國的偵察氣球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德國防務圈內人士披露,在回復《南德意志報》問詢時,德國聯邦政府表示正"非常嚴肅地對待中國間諜行為以及最新的報導",並強調會和最主要的盟友密切協調。德國政府還指出,聯邦內政部等相關部門正在核查是否在歐洲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氣球入侵事件。

在德國,民航事務由交通部負責,國防部負責軍事,而反間諜工作則由聯邦內政部負責。

在野的德國聯盟黨團人權事務發言人布蘭特(Michael Brand)接受《圖片報》採訪時則指出,現在中國連美國的領空都敢不尊重,而且"習近平很可能即將去莫斯科舉行雙邊會談,這意味著我們不久後就必須面對民主與專制激烈爭搶全球領導權。"

同屬聯盟黨團的德國聯邦議會外交委員會、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瓦德甫(Wadephul)則認為,氣球事件也是給德國的一個警訊,他呼籲德國應當效仿美國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曾任德國聯邦國防部幕僚長的防務專家朗格(Nico Lange)呼籲,聯邦政府應當對中國間諜問題更加敏感。"氣球事件表明,我們德國也必須重新考慮我們的安全防範措施,中國在間諜以及經濟間諜方面也同樣活躍於德國境內。"

歐洲議會人民黨團主席韋伯
歐洲議會人民黨團主席韋伯圖片來源: Frank Hoermann/SVEN SIMON/picture alliance

德國基民盟籍的歐洲議會人民黨團主席韋伯(Manfred Weber)也呼籲西方盡快制訂一份共同的對華戰略。他在接受德國豐克報業集團專訪時說,中國最新的針對美國的顯而易見的間諜行徑"讓人有理由擔心","北京將以更加攻擊性的姿態面對西方國家,這是不可忽視的。"韋伯呼籲"自由世界必須整合力量應對同中國的激烈體制競爭",認為"歐盟必須緊密地與美國等盟友並肩奮斗",歐洲國家"必須認識到在亞洲也有職責"。

韋伯還警告說,歐盟各國不能再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陷入更大的對華依賴,任何決策"都必須考慮中國可能攻打台灣的潛在場景"。

外交部副部長謝峰: 堅決維護中方企業的正當權益,堅決捍衛中方利益和尊嚴,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
外交部副部長謝峰: 堅決維護中方企業的正當權益,堅決捍衛中方利益和尊嚴,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圖片來源: Phoenix TV/AP/picture alliance

中國再次指責美方反應過度

與此同時,中國官方再次對美國擊落"民用飛艇"表示"堅決反對"。在2月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這次事件完全是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美國國防部也發表聲明,這個氣球,或者說飛艇,不會對地面人員構成軍事和人身威脅。美方不顧中方的反復說明,執意動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中方堅決反對。"她呼籲"對於這種偶發意外事件,雙方都應當----特別是美方----應當以冷靜、專業、非武力的方式妥善處理"。

毛寧還回應了有關拉美地區上空的另一枚氣球的疑問,她承認這枚氣球也來自中國:"有關的這個無人飛艇來自中國,屬民用性質,用於飛行試驗。受氣候影響,而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這一飛艇嚴重偏離了預定路線,誤入拉美和加勒比上空。中國是負責任的國家,一貫嚴格遵守國際法,以同有關各方進行通報並妥善處理,不會對任何國家造成任何威脅,各方也都對此表示理解。"

被認為有可能接任中國駐美大使的外交部副部長謝峰則在2月5日"就美方武力襲擊中國無人飛艇向美國駐華使館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據外交部網站報導,謝峰強調"中國民用無人飛艇誤入美領空完全是由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偶發事件,事實一清二楚,不容歪曲抹黑。但美方置若罔聞,執意對即將離開美領空的民用飛艇濫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嚴重違反國際法精神和國際慣例"。他指責美國"嚴重衝擊、損害峇里島會晤以來雙方穩定中美關係的努力和進程",並表示中國政府"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將堅決維護中方企業的正當權益,堅決捍衛中方利益和尊嚴,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